蜂糖李栽培技术
蜂糖李高效栽培技术
一、园地选择
蜂糖李对土壤要求不严格,但为确保产量水平,一般应选择中等肥力以上的沙壤土,土壤偏酸,土层厚度60公分以上、地下水位80公分以下的坡地(蜂糖李喜光果树,南面坡地较好)或平地建园。同时为降低果品和肥料等运输成本,应选择交通便利的地块,且周围没有沙厂等粉尘污染源。
二、定植密度
定植密度根据园地的立体条件(包括气候、土壤、地势等)、管理模式(整形修剪方式、管理水平)、品种特性来定。蜂糖李树势强,干性明显,建议采用“宽行窄株”的蜜植栽培模式(树形Y字形或“竹干形”,株距2米,行距3米,亩栽110株,提高前期产量)。也可采用株距3米,行距4米,亩栽55株,按圆头形或开心形整形。大型机械化管理园,建议密度为株距3~4米,行距6-7米。
三、定植时间
安顺区域从秋季落叶至第二年春季发芽前都可定植,但与秋季落叶后立即栽培最好,因土温较高,树根伤口愈合快,利于苗木成活和根系的生长。
四、定植方法
定植将影响苗木成活率和苗木今后的正常生长,因此要应用正确的定植方法:因李树不耐涝,平地建园时宜将园地按行距整成畦或垄,畦与畦之间要清沟,沟深一般30公分,宽40-50公分,沟边与畦边贯通,以利排灌(地下水位较高或地势较平坦且不易排水的地方可采用台式(又称高盘)栽植法,即不挖定植坑,直接在地面拢高60公分左右的土堆,再在土堆上挖30公分深的坑栽培),在定植处挖宽40公分左右,深50公分左右定植坑,坑内放入30-50公斤左右的农家肥或5公斤左右的商品有机肥和0.5公斤左右的磷肥后回适量土并与土壤拌匀,然后继续回填表土至高于坑口15公分左右后开始栽苗。栽苗前要定干,也就是将蜂糖李苗木在嫁接口以上70公分左右剪断。远距离运输的苗木在栽前将根部用48.8%毒死蜱800倍液加多菌灵兑水浸泡10分钟左右后再在清水中浸泡3-5个小时,达到消毒和防止苗木脱水的目的,栽苗时先去除嫁接时包扎的塑料薄膜,将苗木蘸好泥浆后(泥浆内可混入ABT生根粉或萘乙酸,以促进生根),使根系舒展开,扶正苗木,边培土边轻轻向上提苗、踏实,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,并浇足定根水(每株15公斤左右),然后将根部四周1-2平方米内培成馒头状土堆(树盘),以防坑内积水造成死苗。最后用地膜将树盘覆盖,以保墒抗旱。
五、定植后苗木管理
要保证苗木长势整齐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(1)扶苗。定植灌水后往往苗木易歪斜,待土壤稍干后
应扶直苗木,并在根颈处培土,以扶正苗木。
(2)补水。定植后3~5天,扶正苗木后再灌水一次(如
栽后立即覆膜的,可以不用补水),以保根系与土壤紧密
接触。
(3) 检查成活及补栽。当苗木新梢长至20公分左右时
可对不成活苗木进行补栽,过弱苗木换栽,以保证苗
齐、苗壮,为早果丰产奠定基础。移栽要带土坨,不伤
根。补换苗时一定要栽原品种,避免混杂。
(4)及时摘心。如栽植芽苗,当接芽长到70~80公分时
如按开心形整形摘心至50-60公分处,促发分枝,进行早
期整形。如果按主干形整形的树不必摘心。如栽植成苗,按开心形整形。当主枝长到公分左右时,应摘心至40-45公分处,促发分枝,加速整形过程,如果按主干形整形的树不必摘心。到9月下旬对未停长新梢摘心,促进枝条成熟。
(5)及时追肥灌水和叶面喷肥,促进生长。要使果树早期丰产,必须加强幼树的管理,使幼树整齐健壮。当新梢长至15~20公分时,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则及时追肥,7月以前以氮肥为主,每隔15天左右追施一次,共追3~4次,每次每株尿素50克左右即可,对弱株应多追肥1~2次,使弱株尽快追上壮旺树,使树势相近。7月上旬以后适当追磷、钾肥,以促进枝芽充实,可追磷酸二铵50克,硫酸钾30克左右。7月底停止追肥,防止枝条旺长不能成熟除地下追肥外,还可实施叶面喷肥,前期以尿素为主,0.2%~0.3%的尿素溶液,后期则用0.3%~0.4%磷酸二氢钾,全年喷3~5次。土壤追肥时开沟5~10公分施入,可在雨前施用,干旱无雨追肥后应灌水。
六、肥水管理
盛果期(栽后5-6年)树施肥
(1)基肥:以秋施为好。在树冠滴水线挖沟施肥,深度约30—45公分,以达到根系密集层为宜。按亩产1500公斤蜂糖李果品计算,一般亩施农家肥(厩肥、堆肥)3000-3500公斤,或商品有机肥400-450公斤,磷肥13-17公斤、尿素6公斤、硫酸钾5公斤。或株施60-70公斤农家肥,尿素0.15公斤,普钙0.2-0.3公斤,硫酸钾0.1公斤。以上用量为推荐用量,具体用量视土壤肥力水平和树势而定,土壤较肥和树势强的,可减少用量,反之,则增加用量。
(2)追肥:①花前追肥:补充贮藏营养的不足,为萌芽,开花坐果,新梢生长提供养分。可在开花前的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施入,施肥量占全年施量的15%,成年大树株施0.5公斤尿素 。树势偏旺的树可以不追此次肥料,以免引起枝条徒长。
②花后追肥:此次肥要根据树体的状况酌情施,对开花座果多、树势偏弱的树才可适量追施。
③果实硬核期追肥:目的是促进花芽分化和增大果实。一般在5月上中旬施用,以速效氮、磷、钾复合肥为好,施量占全年的25%,株施0.5—1公斤高浓度复合肥。(注意,为保证果实品质,钾肥宜选用硫酸钾型复合肥,尽量不用氯化钾型复合肥)。
④根外追肥 喷施0.2%~0.3%的尿素溶液和0.3%~0.4%磷酸二氢钾溶液以及氨基酸钙等叶面肥。
七、整形修剪
(一)整形。以自然开心形、Y字形或“竹干形”为主。
(二)修剪。
(1)幼树整形修剪的原则及技术要领:
①以夏季修剪为主,冬夏结合(冬季任务是骨干枝短截促长,疏密、疏竞争枝、疏直立旺枝) ②保持骨干枝延长头的生长优势。即注意控制骨干枝的竞争枝和直立枝,冬剪时对骨干枝适当短截。 ③防止枝叶密集 ④轻剪: 夏季修剪技术:一年3次。(1)第一次夏剪(展叶期)。抹密抹无用芽(任务轻)。(2)第二次夏剪 (5月中下-6月上旬),控旺(扭稍、摘心、),疏密,缓长(延长头摘心(50公分),长的副梢摘心(30公分))。(3)第三次夏剪 (7月中下旬-8月上旬)促光促熟。方法:疏密枝,捋旺枝。(4)拉枝(9月上中旬)。将主枝拉成水平状。
(2)盛果期修剪
①控制外部旺长、促进下部生长。①主枝延长头“之”字延伸。②外部疏旺疏直留斜生枝,内膛疏密留健壮枝。③外部多结果,内膛多短截少结果。
②及时更新结果枝组。
(3)衰老树修剪
因蜂糖李的隐芽萌发力强,容易更新,只要肥水充足,适当回缩后可萌发新枝,因此在准备更新前要施足肥料,更新修剪主要在冬季进行,对所有的主侧枝进行重回缩到壮枝壮芽处,萌发的新枝培养成新的结果枝。对中小枝组在去弱留强的基础上实行短截回缩,使之更新复壮,恢复结果能力。
八、花果管理
(一)保花保果。
(1)多品种混栽,有利于异花授粉,提高坐果率。
(2)盛花期喷施30-50g/L赤霉素+0.3%硼砂+0.2%磷酸二氢钾+0.2%尿素。
(3)新稍旺长期(5月初左右)叶面喷施15%多效唑300-500倍液或200倍PBO,以控制新稍生长,提高坐果率。7月初左右叶面喷15%多效唑300倍液或150倍PBO控制新稍徒长,从而形成大量花芽,提高次年产量。
(4)在初花期对李树主干进行环割,一般环割3圈,各圈相距1.5公分左右,深达木质部。
(二)采果后控梢
蜂糖李成熟期大在高温多雨的6月下旬-7月中旬。果实采收后根系吸收的养分大多供新枝生长,造成新枝徒长。冬季修剪时,这些徒长枝又被剪去,白白消耗掉树体的营养。加之采果后的李子园管理粗放,便加速了李子园的早衰和退化。因此,李子园在采果后控制夏梢是必不可少的环节。控梢方法:
(1)人工控梢。夏梢徒长的最佳时期是在李子采收后30~40天。采完果后,养分主要供给新梢生长,使一部分新梢出现徒长,大约30~40天左右,有的新梢就能抽发40—50公分,此时控梢以扭梢为主。对30公分以上的徒长枝,在30公分的地方扭梢。用母枝和食指捏住枝梢扭转一圈,把枝头扭向下,扭伤旺长的新枝,使养分向上输送受阻,积累在下部的枝和芽中,促使下部芽分化成花芽。每隔10天左右对徒长枝进行1次扭梢,使新梢不超过50公分,促成有花枝组。冬季修剪时剪去扭梢的上部枝,就能把徒长枝培养成挂果枝,为来年丰收打下良好的树形基础。
(2)化学药剂控梢。采果后30天左右,将15%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成倍液,对李子树进行叶面喷雾,主要喷树冠的顶部,能有效抑制新梢徒长,间隔30—40天再喷1次,就能达到理想的控梢效果,但一定要准确掌握浓度。
十、病虫害防治
蜂糖李抗病虫能力较强,主要病害有流胶病、细菌性穿孔病、红点病、褐腐病等。主要虫害有蚜虫、李小食心虫、红蜘蛛、天牛、象鼻虫、吸果夜蛾等,在防治中除做好土肥水和树体管理、冬季剪除病枯枝干集中烧毁,用浓度为20-25%的石灰乳涂刷树干杀菌消毒,增强树体抗性和减少病虫源外,早春萌动前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,杀死越冬后的病菌和虫源,花芽膨大期喷喹啉铜重点防治红点病,谢花80%左右喷一次阿维菌素等杀虫剂防治李小食心虫(很重要)。4-6月正值高温高湿季节,蜂糖李生长旺盛,易发生病虫害,病害可采用50%退菌特可湿粉剂800倍液、70%代森锰锌可湿粉剂500倍液或80%炭疽福美可湿粉剂800倍液+液喷洒防治,每7-10天喷1次,连喷3-4次。虫害可采取人工捕捉、频振式杀虫灯捕杀、糖醋液诱杀和1.8%的阿维菌素4000~5000倍液喷洒防治。